钱桥中心小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4月23日,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位于阳山镇的桃源村前寺舍以及“锡流”纪念馆开展专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首先,党员们参观了“前寺舍”,亲近了“红色乡村”,欣赏了“中国最美乡村--桃源村”,感悟了乡村“莲文化”,了解了乡村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蓝图,萌发了对红色乡村、美丽家乡和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随后,大家来到了锡流纪念馆,“锡流”是“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的简称,是抗日战争初期由无锡爱国青年组成的地方抗日救亡团体。1937年11月25日,日军侵占无锡前夕,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组织爱国青年撤离无锡转向宜溧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80余名爱国青年从陆区桥小学出发,撤离无锡。
“锡流”出发后,又接纳了溧阳和上海的救亡青年20多人,这些100多名进步青年沿长江步行到芜湖,凭着对党的信念,边流亡边抗日,行程千余里,历时一月余,最终辗转到达南昌新四军办事处和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全部投身于革命队伍。因此,在中国抗战的历史上,“锡流”成为抗战初期江南进步青年的一面旗帜、一种象征,所体现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所表现的抗日壮志、民族大义,所展现的坚定信念、坚强毅力可歌可泣,极具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通过观看照片以及红色历史片——《锡流千里 江苏无锡革命青年的抗日救亡英雄路》,了解了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的成立背景、行进征程,重温了“锡流”千里征程的历史场景,感受了爱国青年追求进步、顽强抗日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革命才会取得不断胜利。
本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课。革命先辈的事迹和精神震撼洗涤着每位党员的心灵,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自觉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锡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洁自律,勇于担当,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