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 绽放生命的精彩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1985年,学校10个自称“迷途羔羊”的孩子写信给作家巴金寻找理想,时年80多岁高龄的巴金抱病给孩子们回了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理想教育”大讨论。近3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践行理想。理想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优化校园环境 彰显理想教育主题
围绕理想教育,学校以百年校庆为契机,破旧立新,在校园环境上整体规划,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校园内一草一木、一墙一室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走进校园,巴金当年赠给学校的礼物——一头小瓷牛被放大铸成大铜牛,静静地矗立在校园,成为学校理想教育的标志物。康克清奶奶的题词“希望全社会都重视加强青少年的理想教育”、巴金爷爷题写的校训“少讲空话 多干实事”直入眼帘。“巴金勉语”、“理想感言”高挂在走廊、过道,点缀于花坛、树丛。在《理想之歌》激昂、坚定的旋律中,畅想廊、弘志亭、冼心池等校园景点随处可见。为迎接百年校庆,以理想教育为主题的校园巴金广场一期工程已初具雏形,端庄大气的巴金铜像伫立广场中心……理想教育或直接外现,或间接内隐地打造、浸润着校园每一个角落,引领、启迪着校园每一个学生。
二、创建活动平台 丰富理想教育实践
围绕理想教育,学校调整活动策略,有序引导,把一个个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理想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理想教育的实践。
1.构建活动体系。每年11月,是学校的“理想教育月”,围绕学校理想教育活动主题,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创作校歌《理想之歌》,举行“三歌”比赛,建立理想教育荣誉室,指导流动儿童“我们也来谈理想”,把当年10个孩子请回母校与学生互动交流;结合“四心教育”,将理想教育的触角伸入家庭,走向社会,引导学生把“孝心奉父母、爱心给他人、诚心献社会、公心报祖国”;结合榜样教育,开展“名人伴我行”故事演讲、读书交流、征文比赛……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小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懂得怎样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2.形成活动常规。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少先队争章达标活动,学校以一学年为一评比管理周期,结合每月的“文明守纪”、“清洁卫生”、“常规管理”流动红旗评比,在全校开展以“巴金中队”为最高目标的“瓷牛中队”、“铜牛中队”、“金牛中队”创建活动,通过“日日查、周周评”等评比、考核制度,敦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扎扎实实做好育人工作,以此规范学生、班级、学校的管理,提升班级、学校文化,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常规活动模式。
三、加强教育科研 打造理想教育品牌
围绕理想教育,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支撑,加强教育科研,“十五”、“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国家级课题《新时期理想教育新探索》、省级课题《理想教育的深化研究》的研究,“十二五”又确立了省级课题《巴金精神观照下的理想课堂》和市级课题《学校文化建设与理想教育品牌建设的研究》,全面打造学校理想教育品牌。
1.实施课程引领。结合省级课题“巴金精神观照下的理想课堂”的校本研究,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实施,着力打磨“简朴语文”、“本真数学”等绚丽多彩的课堂教学,探讨如何赋予课程文化以丰富内涵,实现理想教育的生活化、校本化、有效化。2005年,学校理想教育校本教材《巴金伴我行》应运而生,我们组织学生听故事、赏照片、看文章、读回信,了解当年寻找理想的活动;通过读巴金作品、给校友写信、采访当年活动策划者、参与者等,了解当时细节,感受巴金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真正把理想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学习结合起来,畅通了学生践行理想的渠道,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
2.拓展教育内容。2008年,学校与四川、上海、南京、无锡等10多所学校联谊成立“中小学生巴金文学读书会”,为理想教育开辟了新天地。学校将视角由巴金的做人精神拓展至巴金的文学作品,由巴金文学拓展至整个现代文学领域,努力寻找“好书名家”中的德育元素加以开发利用。通过学生社团——巴金文学研究社,借助学生喜欢、熟悉、常用的方式开展多样活动,“参观名人故居”、“农庄踏青”、“惠山泥人DIY”、“小记者夏令营”、“与大编辑面对面”、“儿童作家进校园”、“理想之光”征文、“好书推荐”……学生的笔下有了蓝天白云的美丽、有了泥土野草的清香、有了心怀祖国的豪情;一群群挎着相机、扛着摄像机的“小记者”活跃在校园和社区;一位位“小编辑”认真审阅来稿,精心编辑社刊——《小草》;在绿化草坪、在街道新村,更是时常可以看到队旗飘飘,学生活跃的身影。2008年《中国少年报》在头版宣传了巴金文学研究社,其小记者团获“江苏省优秀小记者团称号”,2011年获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
理想教育影响、塑造了一代代少年儿童,学校涌现了一批批勤学上进、求实创新优秀少年和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刘超,“全国好少年”刘煊、周烨华,“全国好儿童”肖和,全国优秀中队、省“英雄中队”——巴金中队、市“英雄中队”——汤聿文中队等。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20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先后采访报道了学校理想教育,理想教育获“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品牌”殊荣。2005、2009年、2011年,学校应邀连续参加第八、第九、第十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就学校理想教育进行了大会交流,得到了与会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学校也先后获全国手拉手十佳联谊学校、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红十字会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江苏省红旗大队、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心理教育示范学校、无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理想教育获2010年无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品牌提名奖。
理想教育为学校建设带来了强劲的东风,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将执守教育真、善、美的崇高理想,进一步探索理想教育的活动、管理、评价机制。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理想教育必将翻开新的篇章,成就新的辉煌,学生的生命之花将因理想教育绽放更多精彩。